为进一步提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精准度,强化家校共育合力,电气与能源工程学院“助学筑梦”辅导员工作室近日举行“如何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访工作”主题活动。学院分团委副书记刘婧雯及全体辅导员齐聚一堂,共商家访良策,活动由韦广中老师主持。
会上,韦广中老师对工作室现阶段工作进行了全面汇报,展示了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及当前正在推进的重点任务,为后续家访工作研讨奠定基础。紧接着,韦广中老师围绕家访流程优化提出多项建设性举措。他强调,要实现家访覆盖率100%,确保不遗漏每一位需要关注的学生;在家访前精心制定详细计划,全面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、生活表现,为个性化沟通做足准备;同时,为每位被家访学生建立专属档案,记录成长点滴。
在家访形式与准备方面,韦广中老师指出,不仅要筹备好线下家访所需的各类物料,如宣传资料、慰问品等,还要充分利用线上资源,开展多样化家访,以适应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。尤为重要的是,要将资助政策宣传贯穿家访全程,让家长和学生明晰政策福利,提升帮扶实效。加强家校沟通,搭建家校信任桥梁,共同为学生成长护航。家访结束后,及时收集、整理资料,为后续资助工作提供有力参考依据。
随后,各位辅导员纷纷发言,分享自己在过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工作中的宝贵经验。张磊老师结合亲身经历的两次视频家访,感慨道:“透过屏幕,真切目睹学生家庭最本真的经济状况,那些场景比纸面材料震撼得多,也愈发坚定了我们做好资助工作的信念。”刘莉莉老师则点明家访准备工作的关键:“提前梳理好学生在校学习、实践点滴,家访时与家长交流瞬间就能拉近距离,沟通效率大幅提升。”周焰、周红霞老师也强调了家访的必要性,直言这是深入了解学生成长土壤、找准帮扶切入点的不二法门。
李双洁、秦四姣老师以暑期徐州线下家访为蓝本分享注意要点,从提前规划最优家访路线、敲定最合适家访时段,到打磨与家长沟通的话术细节,为后续家访实践提供满满干货。陈丹丹老师提出:“家访恰似一把精巧钥匙,开启学生家庭的‘隐秘角落’,挖掘经济困难学生背后潜藏的亲子关系等深层问题,进而有的放矢调整帮扶策略,护航学生全面成长。”
刘婧雯提到,家访工作是学生资助与育人的关键环节,要积极实现从扶“贫”到扶”智”的转变,在保障经费和物质资助基础上,同步开展的资助育人,如身心发展、学业修习、就业帮扶等,希望全体辅导员以此次研讨为契机,将家访工作做实做细,以爱心与责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点亮梦想灯塔,助力他们逐梦远航。
此次主题活动为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工作注入新动力,在精准资助、协同育人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,电气与能源工程学院将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的温度与担当。未来,“助学筑梦”辅导员工作室将持续发力,在家访路上不断探索创新,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坚实保障。
文/摄:陈丹丹